春节以来,连续两天零下8摄氏度的最低气温,给淮海分公司小大麦的发育带来不小挑战。近日,随着气温的缓慢回升,在淮海分公司小大麦田间,麦苗也开启了复苏生长模式。雨前,无人机飞手争分夺秒地操作机械撒播氮肥。拆袋、装仓、起飞、播洒,也仅仅几分钟光景,无人机循环往复作业,一袋袋肥料就这样准确无误地抛洒在田间。
“春节前夕我们抓住阴雨天气提前追施冬腊肥,千方百计保障麦苗稳健生长。因冬季干旱少雨,土壤墒情不足,加上近期持续的低温和有可能的冻害影响,麦苗差异化明显,为此,我们特地通过踏田调查和苗情分析,对黄弱苗追施平衡肥,就是为了抢抓时间促苗早发、促弱转壮。”第一生产区主任孙长波说,“等气温再回升些,我们还要启动根外叶面追肥,尽最大措施保证麦苗平衡生长,夯实高产稳产的苗情基础。
第四生产区去年以小麦平均单产1547斤而夺得第一名,为了继续保持荣誉,该生产区主任唐为湖一方面以农场开展的“产量效益双提升”活动入手,充分发挥产量效益考核棒的作用,全面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响应淮海分公司农业技术部门提出的精耕细作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平衡增产发力,在立足应变中,确保将每一项措施落实落细,同时进一步压降成本支出,做到农业生产利润的最大化。
下一步,淮海分公司将以目标导向,围绕示范引领、标准提升,增强农业技术措施的到位率和精细管理措施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快提升淮海分公司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