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515-82544708

走进淮海

——

当前位置:首页 走进淮海 军垦文化

102师


  

1949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积极准备“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形势下,为了加强后方警备,华东军区以苏北第五军分区(盐城军分区)为基础,调入泰州军分区特务团、盐警团等部队,组建了华东警备第九旅,为守卫大城市作准备。其中第五军分区特务团编为25团,泰州军分区特务团编为26团,盐警团等编为27团。1949年11月,26团奉命调入海军,1950年2月由重新组建的泰州军分区特务团等组成新的26团。 1950年11月,该旅上升为步兵第102师,25团改编为304团,26团改编为305团,27团改编为306团。这是华东警备第九旅改编为步兵第102师命令。1950年底,305团奉调71师,1951年底,该师接受南通、淮阴等地抗美援朝新兵,组成新305团。
这支部队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参加过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和黄圩角、陈集、石塘、吴桥、涟淮、益林等战斗,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过重要的历史功勋。
一是益林战役:1948年3月,第五军分区及后上升为警备第九旅的一些地方部队,配合华野二纵发起益林战役,共歼敌 7000多人,活捉蒋军整编第51师113旅旅长。此役被载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和人民解放军史册。这张照片为益林战役国民党13名校以上军官战俘, 右3为蒋军113旅少将旅长王匡。
二是陈家港战斗:1948年9月,盐警团配合六分区独立旅发起陈家港战斗。独立旅一团担任主攻,盐警团负责阻击可能从海上来的援敌,并防止敌人突围。此战从下午打到次日晨,胜利结束,敌盐警大队共900余人全部被歼,俘敌大队长殷志人以下800多人,缴获重机枪3挺、 八二炮和六零炮6门及其它武器20多件。此战开淮海战役之先声。
三是泾河战斗:1948年冬,涟城解放后,敌顽由分散而集中,泾北七据点土顽撤回淮城,恐遭歼灭,敌人集中力量企图维持运河交通线。泾河驻敌保安队一个中队及土顽100多人,武器装备较好,分区命令淮涟团配合独立二、三团攻克泾河,一营担负阻击黄浦可能之援敌,二营作预备队。战斗中,一营顽强地阻击了黄浦增援之敌,迫使其退回原地,并缴获步枪、子弹、电台等许多战利品,有力地配合了淮海战役。
四是挺进淮南:1948年秋冬,为保证淮海战役胜利,农建四师前身部队配合第六军分区,从两淮地区出发,横扫淮南残敌,一直打到安徽桐城。部分部队还直接参加了围歼黄伯韬兵团等战斗。
五是两淮追击战:1949年年初,淮涟团配合淮海独立旅发起两淮追击战,从两淮一直打到扬州,先后解放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江都、扬州6座城市和沿运河线的10多个集镇,歼敌40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物资,使苏北、苏中联成一片,为渡江作战准备好了中段基地。
1949年4月,华东警备第九旅奉命从阜宁南下,配合兄弟部队参加解放上海的外围作战,进驻海门、启东、崇明,剿匪肃特,担任江海防和警卫淞沪的任务。
1952年,奉毛泽东主席的命令,改编为农业建设第四师。

  

农建四师


  

1952年2月2日,步兵第102师等全国共15个师,奉毛泽东主席“屯垦戍边,生产待命”的命令,从国防战线转入农业生产战线。 102师经过两个多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等各项准备,于4月20日在海门三厂镇举行改编誓师大会。大会由师政委冯国柱主持,苏北军区副司令员常玉清检阅部队后向全师指战员宣布毛泽东命令,副师长李桂莲代表全师指战员接受命令,表示决心,并通过上书,向毛主席宣誓。
102师改编为农建四师后,司、政、后机关和师直单位基本未变,原304团改编后为10团、305团改编后为11团、306团改编后为12团。
1952年4月22日,农建四师万名指战员在政委冯国柱、副师长李桂莲、政治部副主任宋天民的率领下,由启东、海门出发挥师北上, 途经如东、海安、东台、大丰、盐城、建湖、射阳、滨海等县市,行军途中纪律严明、威武雄壮,受到沿途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欢迎慰问和热情支持。经过千里行军, 于5月18日到达垦区中心地带五岸、六垛。
指战员们入驻荒滩后,便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建设新型的机械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军垦农场”的伟大壮举。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在垦区立住了足、扎下了根,建成了初具雏形的大型国营机械化农场。接着,农场又进入了循序建场、开发新场和大面积的农副业生产阶段。
农建四师进入垦区后,除师团机关围绕一些小村落驻扎外,大部队都在野外安营扎寨,指战员们 “一把大锹一杆枪,一张芦席作营房,喝咸水,睡地床”,在南起盐城、北至八滩的100多公里的战线上,摆下了战场,形成了“百里连营”的奇观。
根据华东棉垦委员会的指示,农建四师原规划在废黄河以南、射阳河以北、通济河以东、黄海以西50万亩的荒草滩上,建设一个新型的机械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军垦国营农场。当时这片土地的现状恰如当地一首民谣所说:“五岸六垛黄海边,荒凉无人烟;青天盖芦花,一望无人家;嘴干想喝茶,咸水难靠牙;走路不小心,还会踩上地皮蛇”。由于涉及到许多零散农民搬迁,土地调整的难度很大。1952年8月,农业部副部长、华东棉垦委员会主任刘瑞龙, 苏北区党委书记万众一等一行领导专家来场慰问考察后,进一步明确了建场方针,即“当家作主,艰苦奋斗;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以场带社,不与民争地”。根据这一方针,对农民不愿出让的已确定产权和群众的高扛地,予以保留。1953年底,将规划面积调整为30万亩,并确定开发新场。1954年5月19日至6月7日,农业部国营农场管理总局局长刘培植等领导率苏联农机专家、华东军垦农场工作组来场视察检查工作,为农场指明了“进一步办好现场,发展新场,为积极、 稳步地过渡到企业化和提高机械化而斗争”的前进方向。
在缺少仪器、设备和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农建四师的官兵们土法上马进行勘测,主要靠两条腿和一双眼睛到滩地进行调查和测量,利用水准仪和绳子测量定位并绘制图纸、赶制沙盘、制定施工方案。
当时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区党委和行署下达的任务是在苏北沿海荒滩开垦荒地50万亩,生产粮棉和畜禽产品,为农业集体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规划范围北至废黄河,南至射阳河,西至通济河,东至黄海边。
1952年5月22日-1953年7月7日, 农建四师发起建场“三大战役”。尽管开进垦区才三天,时间十分仓促,但在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全师指战员满怀“建设农场,创造美好新生活”的 革命理想,发扬人民军队“官兵一致、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敢打敢拚、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与各种艰难困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争分夺秒抢盖茅 舍、开沟挖渠、开荒种地,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江大锹”“仇大筐”式的功臣模范。经过仅一个多月的紧张奋战,终于抢在雨季来临之前立住了足,并扎下 了根,建成了已具雏型的大型机械化农场。华东军区陈毅司令员接到农建四师第一战役胜利喜报后,十分欣喜,赞誉农建四师是“皇帝的气魄(当家作主),‘叫花子’的干法(艰苦奋斗)”,华东军政委员会两次给予通报表扬。
全师9100多名官兵,在一无淡水,二无蔬菜的情况下,以每人一把大锹,一张半芦席起家,仅用235天的时间,就完成水利土方121.56万方,建设房屋1974间,垦荒46237亩,种植各类农作物10319亩。这样的速度,如果没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精神,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
为完成头两年工作计划,指战员们不等补充机器,不等雨季过去,不等房屋盖好,采取拖拉机、马拉犁、牛耕和人挖“四宝齐放”的办法,加快垦荒进度。
1952年8月27日,华东棉垦委员会主任刘瑞龙在农建四师师部军政干部大会上传达了陈毅司令员、谭振林副政委对农建四师全体指战员的关怀、表扬和勉励。1961年11月,农垦部姜齐贤副部长来场视察时说:“淮海农场在全国也是有名的。陈毅元帅很关心你们,常常问起淮海农场的情况。”
1952年12月27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复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命名农建四师军垦农场为“国营淮海农场”。这样命名的意义是:一是我场位于淮河下游、黄海之滨。二是该师前身参加过伟大的淮海战役,象征着农场美好的前景。三是我场靠近淮海战役战场,为了纪念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1953年4月17日,在建场第三战役开始后不到一个月,经上级批准,农建四师决定以1952年4月20日接受毛主席命令为建场纪念日,举行场庆活动,并确定了场歌、场徽和“淮海精神”。
农建四师在草滩上立足后,为了及早实现经营有利,不断利用当时可能利用的技术装备,加快垦荒速度,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自1952年7月至1955年底,共开垦形成耕地92998亩。从1953年秋试种小麦到1955年,三年各种农作物收获面积达61000多亩。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自1952年从苏联进口第一批农机具起到1955年,我场拥有拖拉机28台、汽车9台、动力机8台,总功率2492.5马力。收割机9台、各种农机具177台套。农机化程度不仅在江苏决无仅有,即使在全国农垦也是名列前茅的。
1952年6月底,第一批从苏联进口的4台斯大林80号和随车农具运抵我场。为此,我场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在农副业生产方面,我场1953年开始试种棉花、小麦、水稻,引进和发展畜禽养殖。三年共生产粮豆96.33万公斤、出售屠宰猪、牛、羊1657公斤,家禽89公斤。羊毛、牛奶、禽蛋、蜂蜜总产分别达到285公斤、13360.75公斤、1204.5公斤和631公斤。
三年建场期间,农建四师全体指战员同风、雨、潮“老弟兄三个”进行了顽强的搏斗,经受住了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1954年7月6日和16日,本场两降暴雨,雨量分别达115毫米和209毫米。全师干战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防汛排涝,至29日全场农作物全部出水,防汛排涝取得决定性胜利,得到了华东农林水利部通电嘉奖。
1954年8月15日至19日,我国二十年一遇的台风、暴雨、大潮来袭,省委电令,以农建四师党委为主组成滨海县海堤防汛指挥部。全师指战员驻守海堤5天5夜,抢险保堤,终于战胜灾害,确保了滨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早日“成家立业”,在加紧垦荒生产的同时,农建四师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房屋、场内外水利、交通、输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至1955 年底,共建成夸套、二罾2座大型挡潮闸和中小型水工建筑物4463 座,完成生产生活用房72502平方米,其中砖瓦结构9064平方米,笆墙草顶63438平方米,修筑黄海等公路近40公里,架设桥梁20多座、输电和通讯线路各29.5公里,初步形成了以黄海公路为主干道的场内外简易公路网、电网和通讯网,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
随着国家治淮工程的展开,里下河腹部地区的水涝得到有效控制,部分湖滩退湖为陆地,同时部分沿海地区还有荒地可以开发。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争取早日自给,根据上级“办好现场,有计划地扩建新场”的精神,1954年6月,农建四师派遣12团团长张伯锷率领2个连400人开赴宝应湖,创建宝应湖农场。同时派员赴东台,创建大东农场(即今日弶港农场)。
农建四师医疗体系为军队建制,比较健全军医院拥有200张床位和当时苏北唯一的进口X光机,内设有十多个科室,除了担负本师指战员的防病治病任务外,还为周边地区的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是当时苏北较有影响的医院之一。
农建四师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坚持党的核心领导,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培养人、鼓舞人,提高了部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证。这个部分又分慰问团来师慰问、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宣传教育、劳动竞赛、青年工作、文体活动、军垦生活八个方面来反映。
为了充分发挥党在军垦建设中的领导作用,1954年6月23日至30日,师党委隆重召开首次党代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党在过渡时期的 总路线和中共中央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讨论通过了上届师党委所作的《关于转业以来几项主要工作总结及今后方针、任务》的报告和向省 委、省军区并转上级党委的致敬电,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师党委会。省委代表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会议对加强与改进党内民主与团结、党的领导与建设、干部队伍建 设与技术提高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力地保证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建场方针任务的贯彻执行。这是召开首届党代会决定
从熟悉的国防战线转到陌生的农业战线后,为解决人才短缺的矛盾,师党委十分注重人才的使用、引进和培养,除成立速成小学对广大指战员进行扫盲和文化教育外,还在上级党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培训各种专业人才2291 人,引进所需人才160人,外培高级人才367人。这些人才经过实际锻炼,都成为农场建设的骨干力量。许多管理和技术人才在农建四师彻底转业前后,被组织 分配、转业、复员到江苏农垦和全国各地,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1955年底,省委、省政府以该师领导为主,筹建了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因此,淮海农场被誉为“江苏农垦的摇篮”。
为激励广大指战员的士气,农建四师开展了“双红”(集体得红旗,个人登红榜)、“五赛”(随工作内容而变)等声势浩大的立功创模活动。1952年4月至1955年12月,评选出二等功以上功臣和劳动模范达422人,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农建四师在创建农场的过程中,为当地的土地开发、防灾保安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在农业机械化和农副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人才培养、生产方式、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良种推广、生产技术、物资供应、文教卫生和社会文明进步等各方面充分发挥了国营农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遵循“不与民争地”的建场方针,师党委制定了“稍息立正”的土地调整政策,即部队统一规划,群众原地不动(稍息),部队派拖拉机开垦后,把分散的农民统一迁到新垦土地上(立正)。按照这一政策,我场从大口垦区专门划出2180亩耕地,将水利设施配套好,并建房227间,还办了一所小学、一个诊所,将114户散居的农民集中起来,于1953年3月8日成立了大口农业生产合作社。 在农场的帮助下,这个合作社当年生产就获得丰收,粮棉产量高于当地农民的一倍,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大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功建立,对引导农民走集体化 道路,改变落后生产方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农建四师在屯垦建场的同时,还担负着北宋公堤以南,射阳港以北海防和剿匪肃特、维护治安的任务。历史上这一带的海匪活动十分猖獗,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烈士原八滩区副区长陈振东,就是带领民工在这一带修筑海堤时被海匪杀害的。1949年射阳建县时,县党政机关驻地放在西部的陈洋镇,直至1951年才迁移到现在的海边合德镇,其主要原因就是当时考虑到沿海地区有海匪骚扰、不安全。农建四师进驻后,师政委冯国柱的住所曾遭海匪偷袭。全师指战员高度警惕、严阵以待,为肃清敌特海匪、保卫国防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1月24日,为从根本上减少财政开支、解决人多地少、生产组织与部队组织、供给制度与企业化管理等矛盾,经国务院批准, 农建四师彻底转业,撤销番号,取消待命,农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干部职工实行工资制。1955年5月,省委决定,由农建四师创建的国营淮海农场及其所属的国营宝应湖农场分别成场。1955年7月底整编复员工作结束,4500名干战复员回乡。1955年8月,师党委向两场新任领导班子办理交接手续,农场除留下少量步枪外,其它武器弹药、军事档案、机要文件上缴南京军区,师文工队、印刷厂、驻盐城奶牛站、八滩砖瓦厂、船队移交地方,铁木工厂、被服厂撤销。 195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省委以原农建四师干部为主,组建了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原师副政委任经纬任局长,师政治部副主任徐方恒任副局长。
农建四师从奉命改编到彻底转业的三年间,累计开垦荒地30.2562万亩(含临海、宝应湖农场),建造房屋72502平方米,开挖 水利土方372.85万方,修筑道路 37.2公里,建设桥梁12 座,生产粮食96.33万公斤、棉花15.0213万公斤,饲养各类大牲畜2126头、家禽2330只。举办各类培训班18期,培训各类人员2291名。

“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


  

1952年2月2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15个师参加农业建设。当年4月20日,步兵第102师奉命改编为农业建设第四师,从苏北海门、启东江海防前线开赴五岸六垛、黄海之滨,屯垦戊边,生产待命,建设农场,从此,揭开了江苏大规模开发国土资源、发展农垦事业的序幕。
由农建四师创建的淮海农场,虽然体制几经变化,但淮海人继承和发扬 “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开拓创新”的农垦精神,农场前进与发展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经过几代人70年多的不懈奋斗,昔日一望无际的盐碱滩,已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米粮仓”,当年荒芜人烟的茅草地上,已建设起一座现代化的农业企业和独具特色的海滨城镇 。目前,我场拥有耕地80000多亩、林地6200多亩,社区总人口8878人,其中在职职工3601人,年产粮食1.6亿多斤,2012年实现国有利润2400万元,年末国有资产总额3亿多元。建场以来,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淮海农场在江苏农垦及所属农场的创建和发展中所作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江苏农垦的摇篮”。2009年10月,为生动反映江苏军垦历史,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经省农垦集团公司党委批准,我场在原农建四师师部办公旧址上,配套建设“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自2010年7月24日开馆以来,共接待参观者4万多人次,现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党员干部“实境课堂”、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盐城市党史教育基地、盐城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盐城市巾帼党性教育示范基地、盐城晚报小记者采访基地、射阳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射阳县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基地、射阳县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射阳县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专线节点。
本馆整体建筑外形为六边形,酷似苏北地区常见的粮囤,寓意我场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已把过去的盐碱滩改造成今天的大粮仓。俯视陈列馆整体状态 为椭圆形,像一个摇篮,寓意淮海农场为“江苏农垦的摇篮”。正面屋沿涂红抽象为“八一”、配以门面上方镶嵌的红五星,体现了我场是由军垦农场发展而来。序厅采用红五星穹顶、圆形围合,正面主题墙上对称的红旗造型组成了象征胜利的V字,一组手拿大锹和镰刀、肩扛洋镐、臂挽稻穗的军垦战士泥塑陈列 在中央,背景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荒滩浮雕,右边是镌刻在砂岩上的毛主席手令和前言,左边是镌刻在砂岩上的场歌,这些陈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艺术地再现了当年农建四师奉命改编、生产待命、屯垦戍边、创建农场的光辉历史和农场建设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是农建四师暨本场历史的一个缩影。
本馆除序厅和尾厅外,按时期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为1952年到1955年部分,名为“历经沧桑,屯垦戍边”;第二展厅为1956年到1978年部分,名为“上下求索,曲折前行”;第三展厅为1979年到2010年部分,名为“开拓奋进,走向繁荣”。

  

  

网络举报电话:0515-82544790 江苏省淮海农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15598号  苏公网安备32092402000254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