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515-82544708

精神文明

——

当前位置:首页 精神文明 职工生活
入乡随俗
日期:2025-01-13浏览:77编辑:淮海农场作者:王苏宁总字数:1396

  新年的脚印越来越近,腊八节过后,农场就沉浸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家家户户都开启了囤年货模式,平日里熟悉的街道,仿佛一夜之间变身成了年货的海洋。

  而街上最热闹的“据点”,当属蒸包子的地方。大大的蒸笼一层叠着一层,白色的蒸汽如云朵般不断升腾而起,仿佛要把整个天空都染上过年的味道。在那朦胧的雾气背后,是师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手法娴熟地揉面、包馅、上笼,动作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个个白胖胖的包子就像从童话世界里蹦出来的小精灵,带着热气腾腾的欢喜,从笼里“跃”出。这繁忙又温馨的场景,像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深处那扇紧锁思乡的大门。

  我来自连云港,来到淮海这片土地,转眼间已整整十个年头了。这十年的时光,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见证了我从青涩走向成熟,更让我在这里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

  想起我初来乍到的时候,周遭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尤其是饮食习惯的差异更是让我时常在心底泛起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在我的家乡,过年时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少不了煎饼的身影,那一张张薄而筋道的煎饼,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每一口都满是家的味道。而我的先生来自安徽,他们那儿过年的传统主食是馒头,白白软软的馒头,对他们来说就是过年不可或缺的象征。

  刚到这里的时候,面对这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我心里难免有些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入乡随俗不仅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融入这个新家庭、新环境的关键。尤其是每到过年,看着邻居们热火朝天地蒸包子、灌腊肠、炸丸子,婆婆眼中总是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她虽然来自安徽,却总是想着要把这里的年味氛围也在自己家里营造起来,让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个地方独特的过年气息。

  上周五,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刚一推开家门,一股浓郁的包子香气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瞬间将我拉进了温暖的家中。那股香气里,有面粉的醇厚,有馅料的鲜香,还有家的温馨。一下午没吃东西的我,肚子立刻开始“咕咕”抗议。我迫不及待地走到餐桌前,看着盘子里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包子,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味蕾。我也顾不上形象,拿起一个包子就咬了下去,松软的面皮包裹着鲜香的馅料,瞬间在口中绽放出美妙的滋味来,很快,两个包子畅快地入了肚。

  婆婆从厨房走出来,看到我吃的模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坐在我旁边,眼神里满是关切,轻声问道:“儿媳妇,这包子口味怎么样啊?合不合你的胃口?”我连忙点头,嘴里还塞着包子,含糊不清地说:“好吃,太好吃了!妈,您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婆婆听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说道:“好吃就多吃点。我看邻居们都蒸包子,想着咱也得有这过年的气氛。我特意琢磨了好久,就怕你吃不惯。”

  看着婆婆脸上的笑容,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十年,我在慢慢适应这里的习俗,而婆婆也在为了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不断地做出改变。我们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中,共同创造了属于我们这个小家庭独特的年味。

  如今,每至过年,餐桌上既有婆婆精心制作的安徽馒头,也有承载着我童年回忆的家乡连云港煎饼,当然,还有这充满淮海特色的包子。这不仅仅是食物的简单罗列,更是不同地域文化在我们这个家庭里深度的交融与和谐共生。

  十年的悠悠岁月,让我从一个漂泊的外乡游子,逐渐蜕变成为这片土地的热爱者。我学会了入乡随俗,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爱与温暖。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新年,我期待着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些充满故事的美食,共同迎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网络举报电话:0515-82544790 江苏省淮海农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15598号  苏公网安备32092402000254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