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将至,年味渐浓,穿梭在淮海农场的大街小巷,“忙年”的气息格外热闹。
所谓“忙年”,是指从上一年的腊月二十三到除夕这段时间,人们为迎接春节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这一周的时间里,人们会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准备食品衣物、祭祖、拜神、准备鞭炮等,寓意着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好运。
由于淮海是以种植农业为主的单位,所以农场的广大居民对新春的到来格外重视,为了来年粮食能够丰收,家家户户“忙年”的时间点也常常来得稍早一些。一般在除夕前半个月,农场的居民们便趁着“赶集”的机会,赶忙置办年货。
每到那个时候,从淮海路的最东头开始,摆满了各式各样商品的小摊子,沿着六淮路的南北两侧向东延伸,一直到路的尽头。行走其中,大红灯笼、春联摆件、米面粮油、干货糖果、水果蔬菜……各类年货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一趟逛下来,大包小包的东西拎在手上,满手都是“忙年”的重量。
除了采购商品,制作传统的美食也是“忙年”的一大重要环节。一般过了腊八,农场的家家户户便开始着手准备包包子、炸肉圆。从准备馅料开始,家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说说笑笑,一边按照自家人的口味,将包子、肉圆等美食准备好。也正因为如此,“忙年”期间的淮海,时不时就能看见谁家的院子里又升起了腾腾热气,凑近仔细一闻,还能嗅出油炸散发出的肉香味,实在是让人垂涎三尺。
“忙年”一直要忙到年三十的晚上,等到象征着团团圆圆的年夜饭端上餐桌,一大家人和和美美地相聚在一起,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看着春晚,一起守岁,这个年才算忙成了。
又是一年更岁交替,又是一年忙年时。“忙年”是团聚,是犒劳,是对一年的总结,更是为新的一年做足准备。
愿新年,胜旧年;多喜乐,常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