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场人过年习俗中,有一道美食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那就是马荠菜包子。
每当临近年关,农场的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各式各样的食材,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制作马荠菜包子,则是这项准备工作中的重头戏。大人们会在很早之前就采摘好新鲜的马荠菜,并将马荠菜洗净晒干储存起来,快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泡发,清洗切碎后与五花肉丁、粉丝等搅拌在一起,倒入酱油、食盐等调味品后,制作成香气扑鼻的馅料。
接着,便是包包子的过程。发酵好的面团柔软且有弹性,撒上点干面粉揉成椭圆长条状,然后用刀或者用手切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并用擀面杖擀成圆皮,包裹上满满的馅料,捏着面皮的一角,顺时针旋转一圈,一个表面带花的包子便包好了。
将包子放入早就准备好的蒸笼中,用大火蒸上40分钟。随着蒸汽的升腾,马荠菜包子的香气不一会儿便弥漫整个厨房,让人闻着便已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想拿一个尝尝。
经历过漫长的求学路,如今的我也来到了农场来工作,特别是随着阅历的增加,感受到农场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了,只要想吃,每家每户都可以随时蒸包子。特别是在年关期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包子,品尝着刚出锅的马荠菜包,东拉西扯地聊着家常,分享着一年点点滴滴的温馨画面,依然是淮海年味最浓厚的存在。
而且,农场的许多职工居民还会互相赠送自己制作的马荠菜包子,分享这份美味与喜悦。这种互赠包子的习俗,不仅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也让农场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让人怀念,令我神往。
马荠菜包子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传承。每当过年时,人们品尝着这熟悉的味道,就会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农场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