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早,早晨上班时走在街道两旁,听着小商小贩的卖力吆喝,看着家家户户门前挂起的香肠,我越发感到年味儿越来越重了。脑海中,小时候过年的画面仿佛重现眼前,那是一段难忘又温暖的时光。
记忆中,过年前家家户户总要蒸包子,那时候只要自己准备好馅料去蒸馒头的店家加工,人家就会帮你包好之后再上笼蒸,蒸好后再由我们一趟趟运回家。我记得家里有一张闲置的床,每到过年床上就会放满包子,有豆沙馅的、马齿苋肉馅的、青菜馅的,早上晚上母亲都会拿几个放锅上蒸,在我的印象里,有包子味儿的新年才算是新年。
每年的大年初二,我们一大家子人都会去外婆家住两天,那两天真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
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白天大人们搓搓麻将、打打牌,小孩们做做游戏、打羽毛球,三五成群地去小卖部买小零食吃,然后排排坐看电视。
晚上在门前的空地上放烟花鞭炮,经常把衣服烫出洞来也不亦乐乎。
吃饭的时候饭桌总是坐不下,坐满了外面还围着一圈人,大家都抢着吃外婆做的酱菜。睡觉的时候经常四个人睡一张床,两个人一头一尾钻一个被窝也不嫌挤。
但时光流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年幼的孩子们也都长大,各自成家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当年的“传统”便慢慢消失了,但这一段温馨的时光是我对新年最鲜活的记忆。
对小时候的我来说,新年的记忆太多了,是买新衣服穿、是贴春联、是收红包、是放鞭炮、是可以买大瓶饮料、是装满了的糖果盒、是可以多看一会儿电视、是电视里的经典广告词、是早早蹲守的春晚、是全家人齐聚的团圆……现在长大了,每每想起,总会怀念小时候过年时的年味儿。
那是我生命中永远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