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515-82544708

精神文明

——

当前位置:首页 精神文明 职工生活
我的押运之旅
日期:2024-12-02浏览:2323编辑:作者:臧成龙总字数:875

  当看到“押运”两个字,让人首先想到的是银行钞票的“押运车”,我今天说的“押运”,与银行专门保镖“押运”的是两码事,这也是淮海农场为了粮食安全,专门成立一支由农场机关和农场社区志愿者组成的“押运”粮食的队伍,其目的就是为农场秋季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顾名思义,“押运”即“押送”,其目的是粮食安全,不让粮食丝毫有“跑冒滴漏”的风险。“押运”工作在农场共分两个板块进行,一是田间收割机收割的水稻,由押粮队员随卸粮车押运到指定的晒场上,主要是针对农场在外租赁的田块;二是将各大队晒场上的粮食“押运”到龙头企业的烘干线或进仓入库。很荣幸,这两个板块粮食“押运”工作我都参加了。

  10月下旬,农场在大尧“外拓基地”种植的两千多亩粮食最先收割,我们一行8人按照农场“三秋”指挥部指令,来到大尧“外拓基地”,负责该基地12辆卸粮车的“押运”工作。上午9时许,收割开始,不到二十分钟,就有卸粮车从田里开了上来,我们先围绕车子转了一圈,无异样后,便按顺序上了粮车副驾驶座位上,将粮食“押运”到指定的晒场。其路程大约二十公里,往返一趟50分钟左右。就这样,一干就是4天,我们几人一直守护在基地的田间地头。累了,就坐在排水渠的石板上小憩一会,吃饭也在田头,当发现有卸粮车开上来,随车的人员会立马放下手中的饭盒,随卸粮车开始“押运”,然后再回来继续把饭吃完。

  第二板块才是“押运”粮食的重头戏,前后有二十多天。因年龄已高,受大家的关爱,我被安排白天“押运”粮食。就这样,我每天便耗在了粮食“押运”的路上,一天的工作量达12小时以上。对我而言,虽然看起来我很辛苦,可自我感觉要比起年轻一点的押粮队员就好多了。他们当中有好多人白天连着晚上在“押运”粮食,许多人每天的工作量达15小时以上,但纵观我们团队,整个“押运”过程没有一个队员叫苦喊累的,这让我这个在农场干了一辈子的“老人”心中很是欣慰。

  也正是农场因为形势的需要,特地在“三夏”和“三秋”期间,组建了以农场管理人员组成的一支吃苦耐劳的“押粮队”,才确保了粮食的颗粒归仓,才保证了全场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

网络举报电话:0515-82544790 江苏省淮海农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15598号  苏公网安备32092402000254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