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流,匆匆而逝。在时光的长河中,我们见证了无数的变化与更迭,然而,有一种情感却始终如磐石般坚定,那便是乡情。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那是个宁静质朴之地,没有都市的繁华喧嚣,只有淳朴民风,承载着我的温暖记忆。
小时候,家乡的房子多是简陋土坯房,街道也是狭窄泥路,一到雨天,我们便穿着旧鞋在泥水中小心行走,上学的路也是漫长的泥土小路,从家走到学校要花费不少时间。但在途中,我们会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摘野花、捉昆虫,那是童年的独特乐趣。。
每天清晨,我们会去附近的河边挑水,河水有时很浑浊,需要沉淀好久才能用来做饭。家里养着猪和鸡,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杀猪,年夜饭上的那一顿猪肉,是我们期盼已久的美味。炒鸡蛋也是难得的佳肴,加一点盐,无需其他调料,便能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那也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而在穿着方面,一件衣服常常在家里的几个孩子之间传递,“新衣老大先,旧服老二继,补补纳纳给老三”,仿佛是一种特殊的传承。大人们更是节俭,干农活和外出分别有一套衣服,缝缝补补好几年也舍不得换新的。那一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仿佛是那时家乡生活的真实写照。
今年“十一”,我回了一趟老家,发现家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狭窄的泥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街道两旁矗立起了漂亮的楼房,孩子们都穿着崭新的衣服,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餐桌上顿顿都有肉,鸡蛋更是随时可取……
家乡的变化让人惊叹,却也让那份乡情更加深沉。无论家乡变得多么繁华,在我们心中,它始终是那个温暖的港湾。那里有我们熟悉的街道、亲切的乡音、儿时的伙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看过多少风景,家乡始终占据着我们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如今,我来到淮海农场工作,这里成了我的第二家乡。淮海农场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它承载着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在这里,我看到了农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感受到了科技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
淮海农场的同事们热情友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因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而聚集在一起。我们一起挥洒汗水,一起分享收获,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这份深厚的情谊,让我更加珍惜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
岁月变迁,乡情不移。无论我走到哪里,家乡的记忆和淮海农场的美好都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它们是我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为农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祝愿家乡和淮海农场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