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在淮海农场七分场被称之为“东大洋”的稻田时,嫩绿的机插水稻秧苗随风摇曳。分场长姜兆勇此时站在黄海边的海堤上更是心潮澎湃,看着堤外浑浊翻滚的海水,堤内是青翠的秧苗,没承想,仅几年功夫,过去这里是屡拖农场粮食产量后腿的盐碱地,而今年就把“东大洋”当成了全场粮食增产增收管理工作的示范样板田,对此,他感到很是欣慰。
“东大洋”是东滩分场由垦二、垦三2个农业大队南北4块农田连接而成,面积约200亩,长约2公里,紧靠黄海堆堤下,过去因堆堤取土需要,这片狭长的区域地势低洼,也成了盐碱地遍布的重灾区,所以在东滩分场职工的心中,将这里称之为“东大洋”。
因为盐碱,这里常年大麦亩产量一直突破不了500斤,水稻产量更是在六七百斤徘徊;因为盐碱,耐盐差的小麦立苗差,只好种植大麦作物;因为盐碱,东滩分场的职工没有一个人敢承包管理,害怕亏本,拿不全工资。因此,没有退路的队长只好作为手中的“独股田”来管理。到了大麦收获时节,沿海堤边形成了外海海水浊黄、“东大洋”大麦金黄、“内陆”小麦碧绿的特有景象。受“东大洋”所累,东滩分场的粮食产量始终得不到保障,为此,农场和分场在考核时,一直以来都将“东大洋”排除在外,来考核干部的政绩。
粮食高产稳产,绝不能让一块田掉队。近年来,淮海农场就把“东大洋”改造工程列入议事日程,从落实水稻品种和育壮秧开始,量身定制了加大水田平整力度、提早栽插机插秧、浅水勤灌促发苗、“两封一杀”除杂草等一条条精准化的对应措施。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产量拉胯的“东大洋”开始“苏醒”,产量逐渐回升。特别是在今年的水稻生产管理上,“东大洋”田间的苗情转化和杂草防除特别出色,为此,农场还两次在“东大洋”召开了水稻田间管理现场会,带动和激励各农业单位负责人来此对标对表,通过寻找差距,迎头赶超。
“‘东大洋’近几年来发生的巨变,得益于我们采取的四条措施。”姜兆勇说,“一是2020年以来,我们通过水系改造,引入条洋河驳岸工程中的灌溉总渠水灌溉,有效降低了灌水的盐分;二是一直坚持秸秆全量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田间疏松度,抑制盐分的上升;三是粮食安全逼着我们向低产田要效益,精挑细选田管人员,加大踏田巡视力度,现场落实管理措施;四是科学优化施肥配方结构,对‘东大洋’田块增施磷肥、有机肥,进一步改善土质理化性状。”
据了解,今年“东大洋”田块的大麦亩产量超出1000斤,实现了从种植大麦以来历史性的产量突破。目前在田的机插秧,平均有效茎蘖数达22万多苗,根据往年的长势长相,预测今年水稻亩产可达1200多斤,与前几年相比,麦稻产量全部实现了翻番。
进入末伏季节,站在黄海堆堤上的垦三队队长刘文化,望着这条生机盎然的“东大洋”,看着这些平整而又密箍箍的秧苗,想想近几年来的治盐之路,感叹着今日的丰产景象确定来之不易。
“为了促进平衡增产,打破路径依赖,我们为‘东大洋’单独建立了一条独立于其他农田外的灌排系统,每年把上茬秸秆粉碎到地里再深翻,增加土壤有机质。”刘文化说,围绕增产增效,我们将“东大洋”条田列入党员干部的“责任田”,前期通过经常踏田关注秧苗的活棵和发苗情况,提前发足秧苗群体,规避夏季高温时段秧苗不发易发生烫苗和缺株断垄的现象。肥水及药剂管理上严格按照农场农业服务中心制定的技术标准,各项应变措施现场制定,从而有效实现了“东大洋”不输“内地”秧苗的良好局面。
“东大洋”粮食产量的前后巨变,是淮海农场以管理强措施,挖潜促发展的缩影。淮海农场党委书记、淮海分公司总经理仰海洲表示,淮海农场将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运用科学的农机和农艺措施融合,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农田平衡增产水平,为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