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515-82544708

经济发展

——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
江苏省淮海农场公司以农机研发夯实“藏粮于机”战略
日期:2023-11-21浏览:7947编辑:淮海农场作者:陆军

  初冬时节,苏垦农发淮海分公司第六生产区主任朱塔穿梭在田间地头实地查看麦苗长势看着田间齐壮壮的麦苗,他舒心地笑了有了好的苗情,明年夏粮丰收就有了好的基础

  淮海分公司近两年来在小麦生产上可圈可点20224.4万亩小麦单产7702023年因天气原因,3.4万亩小麦单产还是取得763公斤这一不错的成绩。

  苏垦农发淮海分公司总经理王灿明表示,分公司近年来围绕农业抓农机,成立了农机创新工作室,通过以农机农艺的完全结合,有效推进了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为实现“藏粮于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旋反旋,集成作业,作业质量再上新台阶

  “现在田间的小麦长得多均匀呀,再也看不到这行出苗,那行还没有顶土的现象了。对于明年夏粮再创新纪录,我是信心满满!”苏垦农发淮海分公司副总农艺师王建武说。

  走进淮海分公司小麦种植区,借助北斗导航系统播种的麦苗,就像工厂育苗的产品般整齐划一,板面齐整、色彩一致。淮海分公司农机水利中心主任陈士浩介绍:“每年秋种时节,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雨后田间潮湿就很难播种,如果等田干了播种,就会错过最适播种期,播量大了不说,还造成产量严重下滑;而如果烂耕烂耙,势必破坏土壤而影响作物产量。于是我们就在机械性能上做文章,通过探索在开沟中用螺旋排布的正旋刀片将底层的干土推送至待播种的畦面上,再用反旋刀片将土切碎抛洒均匀,这样即便是潮湿的土地也不堵开沟器,实现了播种深度均匀,畦面整齐。”

  淮海分公司自2018年成立的农机创新工作室以来,进一步整合农机队伍中的精干力量,对原有的正反旋播种传动方式、盖种机构进行优化,降低动力消耗,实现了开沟、正旋、种肥、反旋、播种、镇压一体化作业,并且当年申请获批多项播种机实用新型专利,而且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优化后的播种机就生产了40台,实现了新型机械的全覆盖,并将一代产品淘汰卖出19台,深受周边农场大户欢迎。

  “农机在田间的作业遍数少了,相应也减少了机械对土壤的碾压,土地质量得到了保障,并且农机各项工序集成后,工效高了、成本降了、速度更快了!”陈士浩说,“特别是对与时间赛跑在秋播来说,将麦子播在最适播期,日后的产量才更有保障。”

  今年秋播,5.1万亩小麦全部在113日前播种结束,目前田间作物的长势明显好于去年。农机服务与农时的精准对接,加上分公司农艺措施的迅速跟进,农机在夏粮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好的支撑保障作用。

  沟壁播种,带状落仔,粮食增产迎来新空间

  “我们这台播种机在沟壁上也能播种,并且由于沟壁的温室效应,长势更壮,也填补了过去麦田里有多少条沟,就缺多少麦子收成的困境!”1114日,在淮海分公司农机总站大院内,该站站长张荣成对来参观的农垦集团领导介绍着新型农机具带来的增产秘诀。

  而今年611日,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组成专家组对第六生产区种植的郑麦1860小麦超高产攻关田进行测产验收时,经过一整套流程下来,实测产量为819.9公斤/亩,为今年江苏小麦高产示范点最高单产,是江苏省今年高产创建示范点中唯一超过800公斤的田块。

  在小麦验收现场,王灿明拔开麦穗,将大家的目光引向了小麦根际。“你们瞧,为了更好地让种子有足够面积的空间和营养生长,我们将过去用开沟器一条线播种,变成了现在的带状播种,在管子的尽头还装置了一块分种板,就是要让麦种落种宽度达到七公分以上,形成带状,这样避免了苗挤苗形成弱苗的现象,而且苗更壮、更旺,配合精准密植,大幅提升单株麦子的产量。”

  介绍完扩行增苗现场,王灿明又将专家带到小麦的墒沟处指着眼前的麦子说:“你们瞧,过去这条沟就是排水功能用,现在的这条沟全部长出了麦穗,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多了,产量也就跟着上去了。”“全分公司产量也是‘滋滋滋’地往上蹿,就是得益于农机创新,我们让‘边边角角’也为粮食增产发力。”自然,王灿明对创新技术有了好的结果而开心不已。

  据张荣成介绍,这两个向空间要产量的创意,源于农业生产者在技术总结“诸葛亮会”上得到的启示,为了将大家的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农机创新工作室先后成立了“沟壁播种器”和“沟壁播种排种装置”新型机械的研制课题,经过一次次反复的试验和数据修正,终于在2020年和2022年将这两项发明定制成型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相应这两项技术也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机械创新带来的空间效应,充分挖掘了单位面积小麦的增产潜力。

  宽轮窄化,药肥上天,种粮效益得到大提升

  为践行好“国之大者”,如何解决好播后麦苗因机械抛肥和防治病虫草作业带来损耗问题,让每棵麦苗都能成穗,无疑是大家共同企盼的好事。农机创新自然是首当其冲。

  “过去一条1000米长,40米宽的60亩麦田,麦地打药就要碾压掉约3亩地的麦子,这在注重粮食生产环节减损的今天,这一数据也是惊人的。”淮海分公司第五生产区农机站站长朱怀军说,“我们第一步是将正常拖拉机的0.45米轮胎宽度换成0.12米的胎宽,至少要减少三分之二面积的麦苗损耗,这一革新至少为每块田带两千多斤额外的粮食收成。”

  但农业是一个露天工厂,特别是田间作业措施受天气影响巨大,为了抢抓季节,许多农业措施要在突击的情况下完成,平时能保障的机械,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往往是顾此失彼,有时不得不将老机械拾起来重新使用。

  为破解机械在广泛应用中伤苗的难题,淮海农机水利中心通过尝试协作引进无人机作业技术,将小麦田间施肥和病虫草防治全部交给专业的无人机服务团队来做,彻底解决了农机因为田间机械作业而带来的伤苗难题。这种采取全程托管模式的施肥、喷药作业,嫁接北斗导航化的精准作业和智能化感知能力,哪怕是夜间都可准确无误地完成过去在白天才能完成的作业。

  “为实施好粮食增产措施和目标的实现,淮海分公司对加盟淮海农机服务的团队,建有明确的操作规范,这样社会化服务有标准,托管服务质量有保障。”陈士浩说,在专业化农机队伍的加持下,分公司的小麦产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截至今年年底,与淮海分公司签订的无人机作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有7家,投入无人机作业机械超过40架,农机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淮海分公司将进一步抓紧抓实农机和农艺的融合,在机械创造、科技集成和新型机械的引进工作中,为扎实推进“藏粮于机”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农机保障。

  

网络举报电话:0515-82544790 江苏省淮海农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15598号  苏公网安备32092402000254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