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傍晚前,苏垦农发淮海分公司2.95万多亩大麦全部顺利登场,望着大雨来临前晒场上防雨准备充足并分畦摊晒的大麦,紧扣在广大干部职工心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自5月23日,淮海分公司37台大型收割机开始大面积收割大麦以来,由于今年大麦长势良好,良种、良法运用得当,加上广大干部职工在精心管理上发力,在田大麦呈现出穗多粒足的丰产景象,预计产量将超过大丰收的去年(亩产量1312斤)。干部职工纷纷津津乐道,个个脸上写满了笑意,只等粮食到手时刻的到来。
天有不测风云。紧急而来3天大风大雨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让淮海的广大干部职工脸上写满了焦虑,如何将近3万亩大麦顺利收割登场,成为摆在广大干部职工面前的大难题。如果抢收不及时,延误收割的大麦有可能将大面积倒伏,不仅面临严重的减产,而且还影响推迟夏插的风险。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效益。为了与时间赛跑,淮海分公司在日夜组织机械力量进行抢收的同时,在集团公司“三夏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自5月24日以来的两天时间里,突击从东辛、云台、弶港、新曹、岗埠、滨淮等六家分公司,先后调来5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入场抢收。令人感动的是,为了抢时间,有的收割机机组直接驱车10多个小时奔袭前来,有的是用平板车装运而来,大家奔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抢收、抢收、再抢收,一定要在雨前将成熟的大麦抢收登场,千方百计保障粮食安全。
“抢收下来的大麦水份高,没有足够的晒场,也没有时间翻晒,迫切需要烘干,而烘干设备不足,粮食安全依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苏垦农发淮海分公司供应贸易部经理闵忠生说。
抢收期间,淮海分公司总经理王灿明等班子成员巡回在收割田间、粮食场头和烘干现场实地指导,在如何快烘干保粮安的大事上,除将农场公司区域的米业、种业和供贸部的烘干力量集中统一管理外,还得到了滨淮、黄海分公司米业及种业的烘干力量支持,同时以特事特办的策略,将邻近8家私有企业的烘干力量也“挖”了进来,使每天理论烘干能力达到7250吨,确保到手的大麦不生热、不霉变。
也正是有了92台大型收割机的联合作业和14家烘干企业的加盟,淮海分公司2.95万亩的大麦终于赶在雨前收割登场,粮食烘干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抢收抢晒抢烘过程中,各流程管理上的质控体系也在高速地运转着。收割现场大麦损失率检查、晒场中翻晒粮食的频次、运输过程中防跑冒滴漏、烘干现场质量指标化验等,大家运筹帷幄,各负其责,确保粮食各项指标安全可控。
我们注意到,为提升烘干效率,各烘干机流水线上,技术人员严把质量关,先将大水分的大麦烘干至临时安全水分,尽可能将急需要烘干的高水分的大麦能进仓烘干,待当前场头粮食安全后,烘干企业再根据质量要求采取二次烘干,这样的变通可以加快场头运转,保证麦粮安全,规避不良天气带来的粮食安全风险。
为保障粮食的绝对安全,淮海分公司各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保证各生产链条的无缝对接。淮海农场公司、分公司、农场社区也成立了雨时应急小分队,随时根据需要充实到粮食晒场第一线,全力确保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