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劳动热情高万丈,我们的战斗意志坚如钢……”在农建四师陈列馆《保持荣誉 建设农场》的场歌牌前,86岁的原农建四师战士谢开平将这首69年前在建场“第一战役”中诞生的场歌,饱含深情、一个字不落地唱了出来。
江苏农垦淮海农场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警备第9旅。1950年,第9旅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1952年,奉毛泽东主席的“农业建设,生产待命”命令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1953年,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报请中央军委批准,被命名为“国营淮海农场”。
一支英雄的部队
在依据农建四师史实出版的书籍《一支英雄的部队》的序言中,当年曾是农建四师副师长的李桂莲写道:“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要把淮海农场办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坚持党的领导,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发扬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搞好农场和周边群众的关系。”
在淮海农场场部创业路北端,矗立着一座身背钢枪、手拿铁锹的军垦战士雕像和镶嵌在大理石墙上的毛泽东主席命令。2010年,农建四师陈列馆建成开放,这里记载着淮海农场及至江苏农垦近70年来铿锵前行的步伐。1952年,农建四师肩负“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光荣使命,在苏北沿海滩涂这块盐碱遍布、荒草丛生的土地上,拉开了江苏农垦开发国土资源的大幕。经过“生根、立足、建场”三大战役和200多天的日夜奋战,开垦荒地6万亩,建筑房屋1900间,兴挖水利140多万方,初步建成农场雏形。建场初期,淮海农场成立江苏首个“大口农业生产合作社”,军垦战士把开垦好的几万亩粮田,无偿让给周边百姓耕种。同时,农场还为国家和农垦输送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被誉为“江苏农垦的摇篮”。
一种前行的力量
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局长邓庆海2019年来淮海农场调研时说:“农建四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今后要继续发挥好农建四师陈列馆的红色教育作用,让更多人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军垦传统文化的洗礼。”城建过程中,淮海农场秉持第9旅和农建四师精神,保留红色文化基因,彰显军垦特色文化,让农垦摇篮扬起了红色文化之帆。
老军垦张国裕在讲述军垦人创业史时说道:“当年军垦人在开荒建场的过程中,不但要克服咸水关、蚊虫关、地皮蛇关,更要克服体力关、立苗关、产量关,如果没有党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很难做到的。”陈列馆中单锹挖土100斤的英模“江大锹”、担子能挑400斤的英模“仇大筐”组合雕塑,展现的只是农建四师时期表彰的诸多功臣中的代表。他们既是当年将士学习的先进典型,也是如今凝聚职工的榜样力量。淮海的军垦文化,是江苏农垦红色资源安身立命的根本,把农建四师精神灌注到职工的灵魂、融入到居民的血脉中,农场每年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岗位标兵、先进模范,都将军垦精神内外于心、外见于行,使之永远闪光、代代相传。
一座红色的小城
在淮海农场,万名农建四师将士开拓疆土,近7000名知青上山下乡,近2000名海门等地移民种稻植棉,众多本土农村群众、淮阴籍复员军人建设家园。军垦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和本土文化在这里交融传承,包容是淮海农场独特的发展名片。
不断前行的淮海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军垦精神,积极宣传农建四师先进模范,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鼓舞人、塑造人。农场党委开展“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与职工结对”“党员责任区”活动,并结合党务公开试点工作和创先争优,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等活动,加强农场党建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淮海农场充分利用农建四师陈列馆这一红色实境教育基地和健在老军垦“活化石”的功能,让军垦传统不断发扬光大。长长的党史学习教育清单中,农场党委除常规固定动作外,还在党员干部和青年员工中采取征集党史知识试题,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征文等形式,将系列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并切实解决职工居民的所需、所急、所难,以更好地把广大职工居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企业改革发展贡献力量。